声景(Soundscape)又称声生态学,即个体、群体或社区所感知的在给定场景下的声环境。201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明确了声景的定义:处于指定场景内的个体、群体或者社区所感知到的声环境。声景的研究范围包含悦耳的声音,也包含嘈杂的噪声。还包括声音与社会、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。声景设计以营造良好的人居声环境作为出发点。在声景领域中,声环境并不是简单地被当作一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,而是被视为由一系列蕴涵不同信息的声元素所构成的,具有可感知内容的现象。声景研究涉及物理声学、建筑学、环境科学和心理学等,通过多门学科互相渗透进而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声音。
此外声景与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有关,带有鲜明的感情成分,例如少数民族的乐曲:声景能够创造空间感,烘托场所感;如教堂和寺庙的钟声、喷泉和瀑布声等,都很自然地界定了空间,强化了特定场所的归属感和认同感。
声景三要素分别为声音、人和环境,根据声音的特色和功能差异,又可将声景中声元素划分为3种类型,即:基调声、信号声和标志声。基调声又称为背景音,作为其他声音的背景而存在,描绘特定空间声音的基本特色,是某一环境中可以频繁听到的声音,如风声、水声、旷野之声、鸟声和交通噪声等;信号声也称作情报声,带有信号的功能,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听觉上的提示作用来引起人们的注意,如钟声、汽笛声、号角声及警报声等;标志声是具有独特的场所特征的声音,包括自然声和人工声,如间歇喷泉和瀑布,以及钟声和传统的活动声等。
人工声景元素主要包括:钟声、琴声、人工喷泉声等。例如青岛西海岸红树林的人工钟声,小区内跌水景观设计等。
(1)收集预测需要掌握的基础资料,主要包括:建设项目的建筑布局和声源有关资料、声波传播条件,有关气象参数等。
(2)确定预测范围和预测点:一般预测范围与所确定的评价范围相同,也可稍大于评价范围。建设项目厂界(或场界、边界)和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应作为预测点。
(3)预测时要说明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具体来源,包括类比测量的条件和相应的声学修正,或是直接引用的已有数据资料。
(4)选用恰当的预测模式和参数进行影响预测计算,说明具体参数选取的依据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及误差范围。
(5)按工作等级要求绘制等声级线图。
即使对于已经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,有时候对其进行预测仍有必要和现实意义。因为现实中常常存在众多声源,且相当分散,实测的工作量相当大,甚至难以测量。这时就可以通过对声源与声波传播途径的状况的调查,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预测,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,而且也能达到相当的预测精度,一般情况下,误差不会超过±2dB。
参考文献:
[1]刘滨谊,陈丹.论声景类型及其规划设计手法[J].风景园林,2009(1):4.
[2]嵇严.城市公共空间声景设计策略研究-以武汉月亮湾城市阳台为例[D].三峡大学,2021.
[3]康健.声景:现状及前景[J].新建筑,2014(5):4.